化学成分分析、力学性能测试、金相组织分析、腐蚀性能测试、无损检测、尺寸检测以及工艺性能测试等
一、化学成分分析
检测金属元素含量,确保材料符合成分标准。
检测方法:光谱分析:如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法(GB/T 4336),快速测定碳钢及合金元素。
湿化学分析:滴定或比色法测定特殊元素(如砷、硼)。
碳硫分析:高频红外吸收法(GB/T 20123)精准测量碳硫含量。
适用标准:钢铁:GB/T 223 系列、ASTM E415;
铝合金:GB/T 20975.25;
铜合金:YS/T 586。
二、力学性能测试
评估材料在受力下的强度、塑性及韧性。
核心项目:拉伸试验:测定屈服强度(Re)、抗拉强度(Rm)、断后伸长率(A),依据 GB/T 228.1(室温)及 GB/T 228.2(高温)。
硬度测试:布氏硬度(GB/T 231.1)、洛氏硬度(GB/T 230.1)、维氏硬度(GB/T 4340.1)。
冲击试验:夏比摆锤冲击(GB/T 229)评估低温或动态载荷下的韧性。
专项测试:高温蠕变(GB/T 2039):长期应力下的变形抗力;
应力松弛:分析预紧力随时间衰减的特性。
三、金相组织分析
观察微观结构,判断材料工艺质量及失效风险。
检测内容:晶粒度(GB/T 6394):影响材料强度与韧性;
非金属夹杂物(GB/T 10561):评估纯净度;
相组成分析:如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(GB/T 1954)。
仪器方法:金相显微镜(常规组织);
扫描电镜(SEM)观察断口形貌;
透射电镜(TEM)分析晶体缺陷。
⚗四、腐蚀性能测试
模拟环境侵蚀,验证材料耐久性。
常用试验:盐雾试验:中性盐雾(NSS,GB/T 10125);
铜加速盐雾(CASS)。
晶间腐蚀:针对不锈钢(GB/T 4334.6),用硫酸-硫酸铜法检测敏化倾向。
电化学测试:极化曲线法量化腐蚀速率。
五、无损检测(NDT)
非破坏性探查内部缺陷。
技术方法:超声波检测(GB/T 11345):探测内部裂纹、气孔;
射线检测(如X射线):显示孔隙、夹杂分布;
磁粉检测:表面及近表面裂纹可视化(适用于铁磁性材料);
渗透检测:开口缺陷染色显影。